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动态  >  正文
科研动态

著名学者史金波来我校讲学

发布日期:2017-06-06 作者: 点击:
wxyky 发表于: 2017-06-06 10:05 点击:7361

20176219时,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西夏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全国古籍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史金波先生在我校中心校区东荣大厦十楼会议室做了一场题为“西夏研究和中国民族史”的学术讲座。

史金波先生以纪录片《神秘的西夏》为引,分五个板块讲述学者们如何破译西夏“死学科”、打造西夏“新学问”的过程及其深远意义。

一、“神秘的西夏”的得失。在近些年西夏研究大量成果基础上,中央电视台和宁夏党委宣传部拍摄的10集纪录片《神秘的西夏》,该影片通过演员的真人诠释,增强了作品的可理解力并起到了宣传西夏、宣传西夏研究成果的作用。但由于该片以记者的脚本为依据,所以在某些程度史学角度不足。史先生借此强调,历史研究服务社会的同时,要做到资料翔实,考证精审,结论可信。

二、西夏文及其文献的解读。中外学者对于西夏文化的研究由来已久,在19世纪30年代就有所进展,但由于40年代二战的因素被搁置。60年代,在“黑水域”出土了大量关于西夏的文物,于是中外学者重新投入研究。因为研究物的增多、出版物的增多、以及关注西夏的人增多,研究情况在70年代末期开始好转,后30年发展尤为迅速,学者们已经可以翻译西夏文大部分的汉字。以《番汉合适掌中珠》开始陆续出版了多本西夏文汉文互为翻译的书籍。

三、西夏出土文献的刊布。西夏文绝大部分流失海外,史先生通过图片展示,重点介绍与俄方合作整理、出版的《俄藏黑水城文献》,刊布大量新的资料,推进了西夏学的发展,西夏学由冷门趋向热点。

四、西夏历史社会的构建。西夏无“正史”,传统史料匮乏。依靠出土文献、文物,使这些珍贵资料活起来,解构西夏社会,填补西夏历史社会空白。总结西夏社会基本特征为:(1)势力大体均衡的多民族社会(2)带有前封建社会残余的封建社会(3)具有创造性的多元复合文化社会。这是对西夏社会民族、社会性质、社会文化的概括。

五、西夏研究对中国史学的特别贡献。重点介绍几项有补于中国历史的研究成果。近代出土的大批西夏文社会文书的发现和刊布,为历史文献缺乏的西夏学增添了新的资料,催生了西夏社会文书学的诞生。这批社会文书填补了1113世纪中国社会文书的空白,不少文书为中国政治史、军事史、经济史提供了很多新的、原始性资料。

本讲座由万象城在线登录、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处共同主办,为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名家讲座,由文学院副院长杨军教授主持。

(新闻与传播学院,陈佳利)